Category Archives: Drama

《犀牛》十年了

还记得《恋爱的犀牛》吗?曾经给我感动,泪水和欢笑。看过许多话剧,这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情节已经模糊,但我还记得有一个痴狂的马路,一个单纯任性的明明。“爱情多么美好,但是不堪一击”。“黄昏是我一天中视力最差的时候,一眼望去满街都是美女”。这些台词,在我知道什么是《恋爱的犀牛》之前就已经耳熟能详。 时间过的太快,不敢相信已经有十年。那时侯我只是为剧中忧郁又疯狂的气氛感动。几年后重温,大概明白了爱情的无奈这一主题。也许几年后我还有机会再看一次,回想一下自己年轻的时候? 爬山和话剧,曾经是我最爱的两项娱乐,现在话剧是看不到了。只能在电脑前用回忆来弥补这个空缺了。

Posted in Drama | 5 Comments

Phantom of the Opera (歌剧寐影)

十年前,这些旋律就已经耳熟能详;十年后,已经烂熟于心。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is here, inside of my mind”…“Love me, that’s all I ask of you”… 这是我喜爱了十年的歌剧寐影,已经活跃于舞台28年的百老汇最长青的musical。当那熟悉的旋律、熟悉的场景在眼前展开;当那盏璀璨的水晶吊灯在舞台上升起又落下,一如我之前看过的同名电影中的景象;当期盼已久的心愿终于成真;一切似乎都与我想象中的如此相似又那么不同⋯⋯我默默和着那些美妙的曲子,仿佛故地重游般亲切。因为有了回忆,这场戏在我眼里,要比狮子王好看的多。 如果不是有机会来纽约,或许我还要等很久才能看到这场戏;这是我喜欢纽约的地方,它活力十足,缤纷眩目。看戏时恰逢halloween,大街小巷可以看到各式希奇古怪的costume,有蜘蛛侠、超人、蝙蝠侠,还有与时俱进的功夫熊猫。这个日子看歌剧寐影我觉得很应景,也是面具啊鬼怪啊什么的,最后谢幕的时候饰演phantom的演员还举起一面小旗,上书“treat or trick”,这可是小孩子们在halloween要糖吃的把戏。老美不管什么时候都不忘幽默一把,很可爱。 题外话说多了。我这个彻底的外行来说说看戏的感觉。总之,很好,以至于我想我还会去看第二次;男主角phantom的男中音饱满有力且富有感情,如果低音时能够再温柔清亮一点就完美了;女主角Kristine高音绕梁三尺余音不绝,只是或许因为还年轻,感情表现的还略显单薄;男二号Paul高音清澈有力,不过也是感觉歌声中的感情没有传达充分,不像Phantom那样打动我心——以至于最后感动的流下泪来。

Posted in Drama | 3 Comments

暗恋·犀牛

这两部话剧,《暗恋桃花源》与《恋爱的犀牛》,都是呼声很高、我期待已久的名剧。暗恋已经演出了若干期,我却每每期盼又一再错过,这次终于承蒙好友赞助和师兄相助得以亲睹,算了圆了我一个心愿。这个暗恋,怎么说呢,我觉得就像我们那些名山大川风景名胜一样,不去遗憾,去了后悔。或许是我对它的期望值太高,总之我和好友的一致观点是,失望多于惊喜。若作为闹剧和小品来看,暗恋是不错的,让全场观众观众乐不可支;可是,可是,我是抱着看一部有思想和内涵的经典话剧的心态坐在那里的,并没有收获到我想要的东西。也许话剧小品化是现在的潮流吧,只是我不适应,不喜欢。为什么现在就没有那样发人深省令人感动的国产剧了呢? 再说犀牛。因为之前看过剧评,知道新版跟以前的相比已经“堕落”了很多,期望值自然低很多。总体来说,男女主角的舞台对白不够发自肺腑,像是在念课文;男女主角都看起来太清纯,明明缺一点明明应该有的那种桀骜不驯的小小疯狂气质,马路的台词强调太平稳,我总觉得可以表现的更动人更煽情。舞台布景和道具挺酷的,那个跑步机和满池的水着实让观众惊艳了一把,不过我还是不明白对于表现主题和情节有什么重要作用。最不喜欢的就是那些插科打诨的搞笑插曲,完全与主题无关,而且也没觉得有多么好笑,这点还不如暗恋–如果当春晚小品来看的话暗恋还是不错的。 我最喜欢的是犀牛的台词。“黄昏是我一天中视力最差的时候,一眼望去满街都是美女”。在我对犀牛感兴趣之前,这句话就已经耳熟能详了。以这段酷酷的独白开头,奠定了全剧的基调。这是悲剧–你爱他,他爱她,所有爱情都会分离;又是喜剧–明明和马路,两个深陷于错爱中的人,终究还是坚持着自己的爱情理想,不向现实妥协。 也喜欢犀牛的音乐。《氧气》以前就听过,却没有想到是犀牛的配乐。 对我笑吧,笑吧,就像你我初次见面;对我说吧,说吧,即使誓言明天就变;享用我吧,现在,人生如此瓢忽不定;想起我吧,将来,在你变老的那一年。所有的光芒都向我涌来所有的氧气都被我吸光所有的物体都失去重量我都快已走到了所有路的尽头。

Posted in Drama | 5 Comments

简单说说《大将军寇流兰》

2007.12.4.首都剧场。 沙翁的剧本,英若成先生翻译,林兆华导演,濮存昕主演。可谓名著名译、名导名演,但演出却让我对它的满满期望变成了失望。本是一部悲剧,却看来像是闹剧。 明明是中世纪欧洲的故事,演员却一副正宗的京腔,我总感觉很别扭。原著是非常优雅精练的风格,改编成通俗且罗嗦的大白话,这种方式我不是很欣赏。因为罗嗦,所以语速颇快,以至于很多时候听不清对白。再加上还有两只摇滚乐队不时的伴奏,演员需要用话筒高声喊出台词(否则会淹没在一片摇滚乐中),真是对鼓膜的挑战。 全剧吵吵闹闹,濮同学的对白总是一个腔调背出来的,有几次还背错了,打了几个磕巴--也不怪他,这台词太罗嗦太臃长;感觉不到演员的表演激情,我看的也不全神贯注。 失望,失望,一部庄严的悲剧变成了不伦不类的闹剧。

Posted in Drama | 3 Comments

重逢TNT--Taming of the Shrew(《驯悍记》)

2007年11月2日,北大讲堂,英国TNT剧团演出之Shakespear’s Taming of the Shrew,学生票40元。 这是第二次观看TNT的演出了,上一次(大概是今年3月)的《雾都孤儿》表演之精彩,给我留下很深印象,此后一直感叹此等好剧难得一遇;之后看的若干话剧,除了英国大地话剧团的《暴风雨》之外,其他虽然也都有名导名演,结果却总是失望大于欣喜。于是看到TNT演出消息后,毫不犹豫托同学买了票。 这是一场令人捧腹的喜剧。道具简朴却运用非常巧妙,十分佩服他们的creativity(自叹弗如;这是我最缺乏的才能之一)。表演流畅自然,恰到好处的夸张(对比当今国内剧团流行的夸张到做作),幽默的肢体语言和风趣的谐谑调侃,于是席间笑声连连,掌声响起若干次,谢幕时掌声欢呼声一片。很是开怀!剧情就不赘述了,沙翁名剧。导演处理的很巧妙,毕竟故事是发生在中世纪,于是改编为主人公的黄粱美梦一场,梦里成为中世纪意大利穷光棍一个,为了谋财而娶富有却脾气暴烈的Katherina为妻,并通过威逼利诱饿饭等等手段将其驯服的俯首帖耳。改编后的结局是,主人公梦醒之后依旧被他彪悍的妻子所驯服,Taming of the shrew的结局还是tamed by the shrew呵呵。扯远一点,甚至可以跟“女权主义的胜利”这类题目扯上关系了。 今年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好剧能让我惊艳了;以这样欢乐的喜剧作为年度话剧观摩的告别场,倒也不错。

Posted in Drama | 1 Comment

《榆树下的欲望》(Desire Under the Elms) 人艺版

2007念10月15日,人艺小剧场,学生专场,票价20元。 本剧由美国最富盛名(之一)的剧作家尤金 欧尼尔 (Eugene O’Neill)创作于1924年,探讨了关于爱、恨、报复、贪婪和信任等sticky questions。本剧曾于1958年改编为电影,Sophia Loren在其中出演;不过看IMDB评分只有区区5。6,我也就没兴趣找来欣赏了。 人艺的此场演出由任鸣导演,张志忠(饰演Cabot)、郑天玮(饰Abbie)、王雷(饰Eben)等主演。满分10分的话,这场演出我给打7分,值得一看,特别是考虑到票价,更是物超所值。 张的演出非常精彩,可圈可点,浑厚的男中音听来很动人。王雷看起来非常年轻,而且……很帅啊!郑嗓子哑了,台词常常是喊出来的,听起来生硬且不连贯。 缺憾是,煽情有余,而哲理探讨不足。这本是一部讨论人性善恶是非的寓意深刻的剧本,如果能把煽情稍微弱化一点、对人性的反思再深入一点,就perfect了。

Posted in Drama | Leave a comment

《两只狗的生活意见》

2007年6月15日,东方先锋剧场,《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孟京辉导演。   最近连续看的几部话剧都颇令人失望,对《两只狗》本不抱任何希望,但是在朋友的大力推荐下还是买了50元的学生票,希望能够收获一个惊喜。实践证明,是有惊无喜。与其称之为话剧,不如定位为小品:支离破碎七拼八凑的情节(如果还能说有情节的话),相声一样的台词,不时穿插两位演员的独唱--当然其实唱的也不赖--只是,只是这实在不是我心目中的话剧啊。

Posted in Drama | 3 Comments

一场艳遇

不要误会,我说的是一场名为艳遇的话剧:孟京辉的新作,高园园、夏雨主演,2007年4月5日首映,保利。拖了十多天才重拾旧忆实在困难,但不写几个字还是不放心,怕过几年我压根就不记得曾经看过这么一场话剧了。   孟导说,“艳遇”在字典里的定义是“一场不期而至的美妙相遇”。我没有去考证这个定义,我理解的艳遇似乎也不是这个意思。并且,这部话剧讲的其实是第三者的故事,也谈不上艳遇。不过这些都不重要;这个名字能吸引眼球提高关注率就足够了。   网友揭发孟导严重抄袭了60年代的一部著名美国电影《公寓》,难怪有许多地方似乎不大符合中国国情—比如医生上门出急诊、 比如老板的私人洗手间等等。情节还是很生动有趣,表演也足够卖力和夸张—高原原除外;她只需要不动声色地做清纯状就可以了。   故事讲的是,韩冬(夏雨饰)替姐姐看管一间空着的公寓,于是这公寓便成了诸多同事偷情的场所。老板知道后,给韩冬升了职;作为交换,老板手里有了一把这间公寓的钥匙。韩冬不曾料到的是,老板的情人是韩冬自己所追求的女孩,默默(高原原饰)。默默因为发现了老板的欺骗而自杀,韩冬把她救了过来。老板的背叛终于被他老婆发现,老板被扫地出门,于是默默重新选择根老板在一起,生活在欺骗和谎言之中。韩冬放弃他唾手可得令人垂涎的职位,离开了老板也离开了默默。   韩冬塑造的是一个完美男人形象:善良,忠诚,幽默,当然还足够有钱并且足够的帅。现实中 如果有这样的人,默默还不早就弃暗投明了。   里面的台词很有趣,恐怕也有不少来自于网络,比如“我今天练瑜伽明天练肚皮舞还要玩极限,因为我不知道未来的老公会喜欢哪一种类型”。其实还有好多,只是我这记性,全忘了。看得时候感动得稀里哗啦,一会哭一会笑的,到现在只剩下对故事情节的一点点记忆了。  

Posted in Drama | 1 Comment

落寞红尘

红尘   2007.4.14,《红尘》,北大讲堂,朱媛媛、刘佩琦主演。   红尘,讲的是一个悲剧的女子(朱媛媛饰)的悲凉人生。幼小时被父亲卖给他人抵债,然后转辗沦落为风尘女子。解放后她嫁了人,一个老实懦弱的人力车夫。她善良,美丽,聪明,热情,是胡同里男女老少都喜欢的人儿。但是一切都从一场诉苦会开始转折。   诉苦会上她说了太多的话引起了邻居的好奇。晚上她和丈夫的谈话被躲在屋后偷听的人听了去并传播开来,于是她的不愿为人知的过往迅速成为公开的秘密,她成了人人鄙夷的对象。每个人,不管多么猥琐,都自以为比她更高尚—除了那个傻子三顺;只有三顺不嫌弃她。   文革来了。她被挂上“打倒臭窑姐”的牌子游街示众。为了丈夫她坚持着忍受了一切侮辱和不公。她也是“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但是她没有反抗,无力反抗。文革结束了,她的好日子却并未到来;没有平反,没有“落实政策”,而丈夫得知她不能生育后,抛弃她离家出走。她足够坚强,十年的屈辱和痛苦都扛了过来,但这最后的一击,终于超过了她所能承受的极限。   还是那间陋室,她穿上出场时那件淡紫色旗袍,梳起发卷,看着镜子里仍然美丽的面庞。这是我们看到她的最后一面。想起一句话,“如果有一双眼睛为我流泪,我会再次相信这悲凉的人生”。但是没有人;只有三顺还惦记着她,但是三顺不会理解悲哀和眼泪。既然活着只是痛苦,为什么不能选择死去。如果生活所赐予的泪水远远多于欢乐,不如统统不要。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选择,因为责任,因为生命虽附在我们的身体之上,却不是自己有权利主宰的。   再一次更换场景。摇滚乐响起,胡同里充斥着“拆”字(也成北京一景了吧),昔日邻居当起胡同游车夫,带着游客经过她的那间破屋子的时候,还不忘提一句“这里曾经住过一个窑姐”。   在摇滚乐中演员们出来谢幕。当朱媛媛出现时,又响起了那悲凉的主题曲,只是跟那摇滚乐衔接的那么突兀,突兀的让我跟不上。   总体来说,表演还是不错的。只是舞台更换布景太过频繁,几乎每十分钟我眼前就要黑一下,影响了情节的连贯性,有点支离破碎的感觉。也许是剧本所涉及的时间跨度太大(66年到90年代),涉及场景过多所致,但我以为不如精简一下场景,浓缩一下剧情更好。    

Posted in Drama | 1 Comment

Oliver Twist 雾都孤儿

我们买的80元的票,在二楼倒数第二排,但看的也算清楚。解放军歌剧院的效果还可以,个人感觉似乎比首都剧场要小些,因此不会距离舞台太远。  英国TNT剧团的巡演,很有意思,想起曾经看过的以色列剧团的一场话剧,感觉西方的Drama跟中国的话剧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看惯了人艺和国话的演出,习惯了华丽绚烂的舞台布景、道具和服装,再看这场话剧,感觉舞台布景相当简单甚至简陋,但这丝毫不影响这场演出的感染力。   演员的表演非常夸张,很多歌唱,让我想起好莱坞的歌舞剧;即使在最煽情的地方,也不忘调侃搞笑一下,所以整体气氛并不压抑。有些道具的运用很有创意也很有趣,比如人在原地跑步,而后面有人举着一棵道具小小树往后跑,来表现人在向前飞奔(相对运动嘛)。演员的歌唱功底不错,合唱很渲染气氛,比如在Bill酒后将Nancy打死的场景,其余演员都在用若干声部唱着“Murder!Murder!Murder!”忽强忽弱,直至Nancy惨死时戛然而止。这样说着似乎很冷血,其实演出时是很感人的,至少我这样爱哭的动物是流泪了。   英国口音还是不习惯,时常需要借助于字幕,可惜字幕又错误百出;这翻译够烂,校对也太失职。不过总体还是相当不错的,不枉费我80大元、饥寒交迫一晚(没吃晚饭,里面还特别冷)。题外话是还损失了一个手机。开始期待4。3的《艳遇》!  

Posted in Drama | 1 Comment